≈≈山西焦化600740≈≈维赛特财经www.vsatsh.cn(更新:24.10.21) ★2024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营属于制造业中的炼焦加工业。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有:焦炭及相 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经营模式:本公司主要从事焦炭及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 为冶金焦炭,副产品为甲醇、炭黑、硫铵、工业萘、改质沥青、纯苯等。 行业情况说明: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2024年上半年焦炭市场整体以偏弱 运行为主,价格跌多涨少;上游原料端炼焦煤价格与焦炭价格涨跌基本保持同步进行 。在上游成本支撑不足、下游需求较弱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焦企利润持续承压。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全年既定目标,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精益化管 理为抓手,深挖内部潜力,真抓实干,主动应对市场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生产组 织、市场开拓等方面积极作为,保障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进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总资产2,593,772.18万元,净资产1,548,245.3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52 7,305.23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94,458.31万元,营业利润17,469.94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97.90万元。 公司在报告期内开展的重点工作有: 1.安全生产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与双重预防 体系建设,提升本质安全;同时通过多次进行应急演练、对现场进行隐患排查、结合 开展相关培训与宣传活动等措施,使公司上下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公司安全治理能力 得到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未发生人员重伤、二级及以上非伤 亡事故和重大灾害性损失。 2.环保管控方面:以“生产系统全流程创建环保A级企业”为目标,采取“ 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为主”的机制,切实将环保工作落实到位。公司通过成立解决环 保系统难点堵点工作专班、推行污染物排放定量双控、持续优化管控治一体化平台、 严格落实“线上线下”双监督机制、强化产品能耗管理等措施,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改善了公司现场环境,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推进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期内公司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3.煤炭采购、经济配煤方面:以降成本、保需求、提质量、调结构、稳库 存为任务目标,在公司内部建立了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了原料煤的质量管控。 同时加强市场调研,积极开发新煤种,通过开展小焦炉实验等措施,持续改进、创新 配煤技术和方案,降低配煤成本,2024年上半年,公司合计采购洗精煤198.80万吨。 4.焦炭销售方面:公司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 理念,优化产品结构,开展精益营销,根据客户需求采取差异化销售策略,同时深入 开展定制焦业务合作,主动积极对外开拓市场,助力公司提质增效。报告期内合计销 售焦炭141.91万吨。 5.化工供销方面:全面围绕全年化工供销目标任务,优化客户布局,积极 拓展市场,创新营销模式,在采购主要化工原料方面加强了与合理采购半径内供应商 的合作,按需采购,有效控制库存,降低资金成本。同时在化工产品销售方面采取“ 以产定销、以质定户”的差异化销售策略,实现了化工产品的产销平衡,保障产品效 益的最大化。 6.精益化管理方面:报告期内在夯实以前精益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导入自 主化、系统化推进方式,立足“夯基础、降费用和促变革”三个维度,将精益管理与 公司年度重点工作相融合,促进降本增效,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7.数智化建设方面:公司在推进财务数字化过程中引入的资金结算“机器 人”,经后续流程配置与测试后,目前已进入稳定运行中,资金结算“机器人”的引 用,极大缩短了资金支付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报告期内完成了数智化人力 资源系统的推动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数智化、信息化水平。 三、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受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从经济发 展的周期来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是短期内仍面 临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的压力,挑战与机会并存。若公司未来不能 主动把握宏观经济形势、顺应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则可能导 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增长乏力的问题。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深化供给侧改革变革为主线,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提高对市 场的响应能力,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以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坚实的管理基础提高企业 风险管控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2、环境保护风险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政 策及环境保护标准日趋严格,公司未来为执行环境保护的新政策和新标准将承担更多 的成本和资本性支出。 3、资源供应风险 公司生产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原料煤、煤焦油、粗苯。公司已针对原 材料采购加大与长期供应商的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如果国内煤炭市场发生 较大波动,可能影响原料供应价格及供应量,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直接影响。 4.安全生产管理风险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为易燃、易爆气体,部分生产工序在高温 高压条件下运行。尽管公司已经制定了全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配备了完善的安 全设施,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处受控状态,但不排除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 生的可能,从而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煤焦化为主导,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煤焦 油及粗苯深加工为依托的大型煤化工工业基地,培养了一大批生产、技术管理人才, 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雄厚的客户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为发展 新型煤化工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焦化行业周期性产能过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源及 技术优势、炼焦煤资源优势、物流运输优势等。 人力资源及技术优势:公司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占多数 ,技术力量雄厚。报告期内公司两项技术成果荣获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受理发明专利3件。 炼焦煤资源优势:公司地处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山 西焦煤集团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炼焦煤生产加工企业和市场供应商,炼焦煤产销量 居于世界前列,为公司的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发展基础。丰富的炼焦煤 资源是发展煤焦化产业、构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的形势下,原料优势对稳定供应、管控成本和效益实现非常关键。 物流运输优势:公司位于山西省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城工业园,南同蒲 铁路南北贯穿境内,赵城工业园内设赵城站,为二级站,大型货运站台9个,年货运 量在1000万吨以上,可运输危化品。洪洞园区内设有铁路专用线,每年富余400万吨 运力,为今后发展节约大量物流运输成本,也为危化品长距离安全运输提供了便利条 件。 ★2023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焦炭价格同比下降、化工市场呈现下行趋势、公司产品毛 利率持续承压等多重不利影响,公司紧紧围绕2023年度各项中心任务,以党建工作为 统领,以精益化管理为抓手,攻坚克难,创新实干,在夯实安全环保基础的同时不断 优化经营管理机制,多措并举应对市场冲击,生产经营稳定运行,相关工作取得了一 定成效。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498,581.47万元,净资产1,536,784.78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515,605.98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74,934.67万元 ,营业利润126,964.0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527.26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 1.安全生产方面:公司以精益化管理提升为核心,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 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与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 建设,推进杜邦安全管理理念与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和实践应用,不断提升 公司安全治理能力。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为零,未 发生二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和重大灾害性损失,职业病发病率为零,职工安全教育培 训合格率达到100%。 2.环保管控方面:全面围绕“打造绿色焦化,生产系统全流程达A保B”目 标,稳步推进环保项目提标改造。在成立项目工作推进组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司环保管 理、考核制度的体系建设,通过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厂创建等专项行动、对公司空气质 量监测等7大环保平台数据进行融合运用、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攻关、更新高耗能电机 设备等措施,进一步改善了公司现场环境,提升了公司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报告 期内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均控制在排污许可证范围内,没有发生一般及以上环境 污染事件,在山西省2023年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中被评定为B级企业。 3.煤炭采购、经济配煤方面:公司坚持以保需求、调结构、稳库存、提质 量、降成本为目标,通过及时调整采煤结构、实施配煤模式变革等措施实现精准化、 菜单式按需采煤;同时加强市场调研与煤炭质量管控,根据采购价格合理调整库存, 有效降低了公司采购成本。在经济配煤方面公司充分发挥配煤实验中心的装备和技术 优势,通过开展小焦炉实验、煤焦分析等,不断优化配煤结构,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同 时有效降低了配煤成本。公司全年合计采购洗精煤410.21万吨。 4.焦炭销售方面: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核心”的理念,在 全年焦炭价格同比下降的大环境下,不断加强与客户的走访交流,精准挖掘市场需求 ,优化产品结构,并持续深化、优化定制焦业务合作,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报告期 内公司共计销售焦炭289.74万吨。 5.化工供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在采购主要化工原料方面持续稳固了与 合理采购半径范围内焦化企业的合作,不断积极进行拓展,克服了因山西省淘汰落后 产能而导致原料供给不足的不利局面,并将采购思路调整为按生产需用量进行采购, 有效控制库存,在保证公司生产装置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降低了采购成本。化工产品的 销售则根据客户需求将市场进行细分,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与市场布局,积极拓展培育 核心客户,实现效益最大化。 6.精益化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深入开展精益化管理,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 方案,将精益化管理与生产经营、安全、环保等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推进精益化管理 系统化、项目化发展,促进降本增效,提高公司竞争力。 7.对标提标方面:制定完善了常态化对标管理制度和对标挖潜考核细则, 全年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多次组织外出对标,并将对标成果运用到公司实际 工作中,解决了多个生产难题,对标提标工作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成效。 8.数智赋能建设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推进财务数字化,对公司财务共享中 心进行了建设并顺利实现上线运行,并开启了系统资金预算“强管控”功能、引入了 资金结算“机器人”,实现了从月度资金预算到资金结算的全流程管控。同时在生产 厂区优化完善了原料和产品进出厂无人值守系统、完成了重点危险岗位智能巡检机器 人系统建设等,提高了公司风险防控能力与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生产智能化 、信息化操作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钢铁行业整体呈弱市运行,受此影响,焦炭价格同比下滑,而全 年煤炭价格呈中高位运行,焦炭市场价格同比下滑与原料煤价格中高位运行的双重挤 压导致焦化行业企业效益明显下滑。在面临较为严峻市场形势的同时,焦化行业环境 治理任务也在不断加重,进一步加大了焦化企业的资金和运行成本,焦化企业经营面 临很大压力,经营业绩普遍出现下滑甚至亏损。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有:焦炭及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 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经营模式:本公司主要从事焦炭及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产品为 冶金焦炭,副产品有:硫铵、工业萘、蒽油、改制沥青、纯苯、焦化甲苯、焦化二甲 苯、重苯、甲醇和炭黑等化工产品。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煤焦化为主导,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煤焦 油及粗苯深加工为依托的大型煤化工工业基地,培养了一大批生产、技术管理人才, 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雄厚的客户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为发展 新型煤化工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焦化行业周期性产能过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源及 技术优势、炼焦煤资源优势、物流运输优势等。 人力资源及技术优势:公司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占多数 ,技术力量雄厚。2023年公司3项科技成果经山西省成果鉴定,2项技术水平达到国内 领先水平;申报国家专利12件,已授权专利5件;与中国节能协会和山西省化工学会 合作完成3项团体标准的制定。 炼焦煤资源优势:公司地处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山 西焦煤集团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炼焦煤生产加工企业和市场供应商,炼焦煤产销量 居于世界前列,为公司的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发展基础。丰富的炼焦煤 资源是发展煤焦化产业、构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的形势下,原料优势对稳定供应、管控成本和效益实现非常关键。 物流运输优势:公司位于山西省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城工业园,南同蒲 铁路南北贯穿境内,赵城工业园内设赵城站,为二级站,大型货运站台9个,年货运 量在1000万吨以上,可运输危化品。洪洞园区内设有铁路专用线,每年富余400万吨 运力,为今后发展节约大量物流运输成本,也为危化品长距离安全运输提供了便利条 件。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共采购原料煤410.21万吨、煤焦油19.49万吨、粗苯6.37万吨。 主要生产产品情况:生产焦炭290.86万吨,同比下降17.79%;加工煤焦油31 .32万吨,同比下降2.64%;加工粗苯10.19万吨,同比下降12.23%;生产甲醇24.59万 吨,同比下降10.68%;生产炭黑5.04万吨,同比增长80%。 主要销售产品情况:焦炭289.74万吨,甲醇24.57万吨、炭黑4.91万吨、沥 青12.64万吨、工业萘(液体)3.28万吨,纯苯7.06万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4,934.67万元,同比下降27.54%;实现营 业利润126,964.04万元,同比下降50.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527.26 万元,同比下降50.61%。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行业格局:焦炭是山西省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山西省无论在焦炭产量,还 是外调量、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但焦化产业也存在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大等问题, 行业发展面临较严峻挑战。 2023年,焦化行业呈现以下三个特点:1.焦炭产能保持稳定。2023年,我 国焦化行业继续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推动全行业 高质量发展,行业运行总体平稳。2.焦炭产量稳步增长。2023年,我国焦炭产量为49 ,260.00万吨,同比增长4.05%。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2年6月份发布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推动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晋政办发[2022]51号),意见的总体目标为2023 年底前,山西省焦化企业全面实现干法熄焦,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关停4.3米焦 炉以及不达超低排放标准的其他焦炉。新建焦化升级改造项目和各设区市城市建成区 及周边20公里范围内的现有焦化企业按规定时限实施环保深度治理。2025年,全行业 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较2020年实现“双下降”,焦化企业全面迈过“生存线”,力争30 %以上企业达到“发展线”。 趋势:1.绿色低碳更加迫切。在我国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的大环境下, 焦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更为迫切,焦化行业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 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并更加重视化产回收,从源头减排污染物,实现由“以焦为 主”向“焦化并举,以化为主”的战略转型。2.智能制造更加普及。随着大型焦化企 业不断引进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先进的专家控制系统,通过人与机器的合作,逐步 在全部或部分生产工序中取代人力,成为焦化行业“智能制造”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智能制造也成为焦化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十二届七中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围绕“12521”的总体工作思路,即聚焦一个目标(打造高质量煤焦化循环经济园 区)、坚守两条底线(本质安全、绿色环保)、实施五大攻坚(降本增效、素质提升 、科技赋能、改革变革、转型项目)、突出两大保障(党建统领、作风转变)、践行 一个宗旨(改善民生福祉),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精益管理为主线,以质量管控为 根本,以转型升级为目标,坚守安全底线,严守环保红线,深化改革变革,强化数智 赋能,持之以恒降本增效,坚定不移转型升级,稳中求进改革变革,全力推动企业“ 长满安稳优”运行。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全年计划生产焦炭304万吨,加工焦油30万吨,加工粗苯10万吨, 生产甲醇23万吨,生产炭黑6万吨。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受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从经济发 展的周期来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是短期内仍面 临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的压力,挑战与机会并存。若公司未来不能 主动把握宏观经济形势、顺应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则可能导 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增长乏力的问题。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深化供给侧改革变革为主线,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提高对市 场的响应能力,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以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坚实的管理基础提高企业 风险管控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2、环境保护风险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政 策及环境保护标准日趋严格,公司未来为执行环境保护的新政策和新标准将承担更多 的成本和资本性支出。 3、资源供应风险 公司生产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原料煤、煤焦油、粗苯。公司已针对原 材料采购加大与长期供应商的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如果国内煤炭市场发生 较大波动,可能影响原料供应价格及供应量,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直接影响。 4.安全生产管理风险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为易燃、易爆气体,部分生产工序在高温 高压条件下运行。尽管公司已经制定了全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配备了完善的安 全设施,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处受控状态,但不排除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 生的可能,从而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