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利603596≈≈维赛特财经www.vsatsh.cn(更新:24.10.21)
    ★2024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汽车制动系统
、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汽车转向系统业务领域,现公司具备机械制动系统产品、机械
转向系统产品和智能电控系统产品的自主正向开发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国内外现行有效专利共计402项,其中发明专利89项
;公司申请的“应用于机动车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其辅助起步方法”先后在美国、
日本、韩国和欧盟范围取得发明专利授权。同时在欧盟成员国德国、法国、英国、瑞
典完成专利注册。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申请的“一种电液混合的整车制动系统”在日本取得
发明专利授权、“具有双控独立控制功能的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印度取得发明
专利授权。 
       公司技术中心自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同年3月,所属试验检
测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认证。公司还拥有安徽省汽车安全系统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研究院、芜湖市
重点研发平台等多个研发机构,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安徽省技
术创新示范企业,2022年,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3年度,公司荣获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创新团队奖”,荣获芜湖市民营企业“优秀企业”荣
誉,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再次成功入选“中国
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企业。公司线控制动系统(WCBS)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公司“前湿后干线控制动系统”荣获第八
届中国汽车铃轩奖前瞻底盘与轮胎类金奖。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 
       国际及合资客户:通用汽车、上汽通用、长安福特、沃尔沃、江铃福特、
江铃雷诺、东风日产、Stellantis、马恒达、福特汽车、TATA、Rebuild等。 
       国内客户:奇瑞、吉利、长安、上汽、北汽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
江淮、长城、比亚迪、一汽红旗、理想、蔚来、小鹏、赛力斯、长安深蓝、长安凯程
、零跑等。 
       (二)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为汽车零部件产品一级供应商,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汽车主机厂商,
上游为各汽车零部件二级/三级供应商、以及钢铁、铝锭等原材料供应商。 
       公司主要采用同步研发模式与各主机厂客户开展合作。生产方面按照分工
及就近供货的原则安排公司本部及各分/子公司组织生产。公司主要面向主机厂客户
直接销售汽车零部件产品。 
       (三)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业务发展与汽车整车行业高度相关。该行业在
报告期内的发展概况如下: 
       1、中国汽车市场情况: 
       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
分别增长5.4%和6.3%,呈稳健增长态势。 
       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出口达224.7万辆,同比增长33%,延续去年强势
增长特征。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
分别增长30.1%和32%,维持快速增长势头;市场占有率达到35.2%,占有率稳步提升
。 
       2、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情况: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
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国民经济支柱地位更加突出,汽车零部件工业综合竞争力增强,
产业集群逐步成形。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
入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5.1%,整体增长态势稳健。 
       受益于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额的快速增长,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规模持续
增长,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中地位持续上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
数据显示,2024年6月,我国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达92.9亿美元,同比增长8.8
%。2024年1-6月,我国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累计达到516.9亿美元,同比增长4
.9%。 
       (四)报告期内主要产品的销售情况 
       2024年1-6月份,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83,628.12万元,同比增长28.15%。
其中智能电控产品销量1,997,738套,同比增长32.04%;盘式制动器销量1,397,998套
,同比增长14.99%;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6,129,602件,同比增长61.17%。机械转
向产品销量1,327,995套,同比增长21.34%。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2024年1-6月份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总体经营情况 
       2024年1-6月份,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83,628.12万元,同比增长28.15%。
其中智能电控产品销量1,997,738套,同比增长32.04%;盘式制动器销量1,397,998套
,同比增长14.99%;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6,129,602件,同比增长61.17%。机械转
向产品销量1,327,995套,同比增长21.34%。 
       2、市场开拓情况 
       公司在稳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发新客
户,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报告期内,新增定点项目总数为196项,较去年同期增长3
5%,具体新项目情况如下: 
       盘式制动器: 
       在研项目84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8项;新增量产项目23项,其中新能源车
型11项;新增定点项目3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14项。 
       轻量化产品: 
       在研项目5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1项;新增量产项目36项,其中新能源车
型34项;新增定点项目28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7项。新增定点项目数较去年同期增长
33.33%。 
       电子电控产品: 
       ①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EPBi):在研项目167项,其中新能源车型
70项;新增量产项目57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4项;新增定点项目66项,其中新能源车
型33项。 
       ②线控制动系统(WCBS):在研项目80项,其中新能源车型65项;新增量
产项目14项,其中新能源车型10项;新增定点项目3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30项。新增
定点项目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0%。 
       ③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在研项目15项,其中新能源车型10项;新增
量产项目8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项;新增定点项目1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9项。新增
定点项目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60%。 
       智能驾驶产品: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研项目21项,其中新能源车型8项;新增量
产项目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1项;新增定点项目7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项。新增定点
项目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6.67%。 
       机械转向系统产品: 
       ①机械转向器(MSG):在研项目9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项;新增量产项目
6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项;新增定点项目4项,其中新能源车型3项。 
       ②机械转向管柱:在研项目17项,其中新能源车型7项;新增量产项目3项
,其中新能源车型3项;新增定点项目12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项。新增定点项目数较
去年同期增长200%。 
       3、新产品及新技术创新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稳步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及
量产交付。WCBS1.5成功在多个客户项目上成功量产,WCBS2.0成功在首个客户项目上
实现小批量供货,电动尾门即将量产,EMB和悬架新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公司将致力
于打造一体式汽车底盘域控系统。 
       4、产能布局 
       公司依据在手订单情况,结合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预判及公司国际化业
务布局,持续加快产能建设,2024年上半年,新增主要产能布局情况如下: 
       ①为满足整车轻量化的需求,公司实施轻量化新产品的布局,在国内轻量
化生产基地正在进行三期项目建设,主要满足汽车副车架、空心控制臂等轻量化产品
生产; 
       ②新增EPS年产能30万套、EPS-ECU年产能30万套生产线; 
       ③墨西哥二期项目顺利推进中。 
     
       三、风险因素 
       1、行业波动导致的风险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生产的各类汽车制动系统产品是汽车底盘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公司的业务发展与汽车行业高度相关。汽车行业具有很强的顺
经济周期的特点,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居民对汽车的消费意愿与能力增强,
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居民对汽车的消费意愿下
降,促使汽车生产企业降低产量,整个汽车行业变得不再景气。未来如果汽车行业的
发展进一步放缓,乃至出现整个行业的不景气,则可能导致汽车大面积滞销,从而公
司产品的销量也会随之减少,这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重要客户包括奇瑞
汽车、通用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国内外知名的整车厂商,是公司经过多年积
累、以高质量的产品和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市场化竞争而争取来的。这些客户的产品需
求量较大且经营较为稳定,与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定发
展。但是,随着汽车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整车厂商日益面临着车型更
新加快、技术含量提高、开发和制造周期缩短、产品价格下降等竞争压力。受之影响
,一旦公司与这些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导致客户订货数量减少,则公
司的盈利水平也将受到显著的不利影响。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用于加工、装配制动系统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各类零配件。在公司主
营业务成本中,以原材料为主的直接材料占比较高,因此,钢材、生铁、铝锭等用于
制造零配件的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对公司的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公司采用“
以销定产”的模式,产品的销售价格在一年或一定时期内根据与客户签署的价格协议
确定,在重新签署价格协议前比较稳定。因此,在公司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若公司主要零配件及其原材料价格发生大幅波动,特别是出现大幅上涨,将直接提高
公司生产成本,并对公司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4、技术升级不及时、不持续带来的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消费多样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整车制造厂
商已逐步向精简机构、打造供应链方向转变,因此对配套零部件供应商的依赖逐步加
强,进入产业链供应体系的零部件企业存在先发优势。随着双方同步开发和合作开发
的进行,零部件企业在整车厂商推出新车型之前就已经介入配套零部件的开发,若开
发成功,一旦新车型推出,就会优先成为该零部件的指定供应商。因此,公司制动系
统新产品的同步开发能力、开发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
,是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与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此外,汽车行业呈现出来的新能源
、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促使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发相应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5、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集中度较高。虽然公司应收账款的主要对象是经营实力较强
、信用记录良好的整车厂商,且这些客户与公司具有长期合作的关系,款项回收风险
较小,但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者经营情况和商业信用发生重大
不利变化,公司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将增加,从而对给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
响。 
       6、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公司生产的汽车制动系统产品属于非标定制产品,是根据整车厂商的每个
车型同步开发的,随车型的升级而变化。一旦汽车制动器等产品开发成功并批量生产
后,产品就进入了相对稳定期。由于整车厂商在汽车产业链占据着强势地位,有能力
将因市场竞争导致的整车降价的压力转嫁给上游零部件企业。虽然公司具备一定的转
移降价压力的实力,但如果行业整体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不
能继续保持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未能将整车降价的压力进一步向上游转移或采取措
施自行消化,则存在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7、质量责任风险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汽车产品的制造商(进
口商)对其生产(进口)的缺陷汽车产品依本规定履行召回义务”。因此,整车厂商
对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公司拥有较强的质量检测能
力,能承担汽车制动器产品从开发到生产全过程的精密测量和产品性能测试,公司生
产销售的各类汽车制动系统产品至今未发生过重大质量问题。在电控制动系统产品方
面,公司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及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产品均已获得了多
项专利,目前已根据客户订单进入批量化生产。但如果因公司销售的汽车制动系统产
品在设计、制造方面的缺陷而导致汽车发生质量事故或致使整车厂商实施产品召回,
则公司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面临重大的经济损失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已建立完整、自主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体系,并持续实现核心技术突
破与业务领域延展,实现了对汽车制动系统、汽车转向系统、轻量化零部件、智能驾
驶系统的业务布局,在全球建有14个制造基地和7个研发中心,拥有底盘制动全系列
产品尖端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产品自主研发、匹配验证到产品量产的全过程能
力。 
       1、产品线丰富,应对竞争打产品组合拳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汽车整车企业提供一流的汽车底盘系统产品,通过自主
技术创新,公司在汽车机械制动产品、电控制动产品、汽车智能驾驶产品和轻量化零
部件领域已取得领先的技术优势,掌握了底盘制动系统全系列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成
熟稳定的量产能力。2022年上半年,通过收购万达转向,伯特利产品拓宽至转向领域
,公司汽车底盘系统产品结构逐步完善、产品线更加丰富。 
       2、产品技术的持续创新,成就卓越的客户价值 
       公司在机械制动产品、智能电控产品和机械转向产品方面均具备自主正向
开发能力,可根据客户整车需求设计出相应的配套产品,具有协同客户同步开发、同
步设计的能力。同时,公司具有较强的系统开发能力,不仅能够实现制动零部件的配
套,还能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在产品成本和性能方面极具市场竞争优势。公
司致力于整车制动系统设计和产品架构的持续创新,拥有近20年制动系统量产经验,
从机械制动产品到电控制动产品EPB、ABS、ESC等,技术上开放协作,为客户提供可
持续升级换代的安全系统方案。2021年,伴随WCBS产品的量产,伯特利成为国内首家
发布并量产ONE-BOX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产品的企业。在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
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上,伯特利“线控制动WCBS”荣获2022中国汽
车供应链优秀创新成果奖,获得行业广泛认可。 
       公司持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新一代线控制动系统产品WCBS2.0及EM
B的产业化,稳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和技术的领先优势。同时,也将在EPB已有庞大的客
户基础及车型应用案例的基础上,持续在EPB新项目研发及新技术迭代上进行投入。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领域,我们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进一步拓展产品品类
,如副车架、铸铝卡钳、轮房等,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在转向产品方面,我们将
持续推进电控转向产品的研发,并逐步实现向线控转向系统进阶。在智能驾驶领域,
我们将积极推广已有的L2及L2+级别ADAS产品的商业化,并在行泊一体化域控制器、
高精地图、智能算法等方面展开研发。 
       3、合理分工、专业化生产及精细化管理,形成成本控制优势 
       公司核心零配件全部自主生产,非核心零配件部分自主生产、部分对外采
购。核心零配件自主生产,既可以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又能够控制核心零配件的生产
成本;自主生产部分零配件,使得公司能够掌握对外采购零配件的生产工艺及成本构
成,从而在采购议价方面更具优势。而对外采购部分非核心零配件,能够使得公司将
更多资源投入附加值更高的核心零配件及总成产品的生产。在生产方面,公司采用精
益生产模式(TPS),以准时化(JIT)方式组织生产,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并在产品
生产布局上坚持专业化及就近供货的原则,让分布在境内的安徽芜湖、山东威海、河
北唐山、四川遂宁、浙江杭州、浙江长兴及上海等地的公司本部、各分公司和子公司
能够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同时,随着全球化布局,自主品牌走向海外,公司在美国
、墨西哥等国家也同步布局了海外研发和生产基地。另外,公司持续在原材料采购、
存货管理、物流运输及供货等方面加强管理,以缩短公司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供货速
度。 
       4、严控产品质量,树立品牌优势 
       公司已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可靠的质量保证能力,拥有全套汽车制
动产品的试验检测设备,能自主完成从产品设计至生产全过程精密测量与各种综合性
能实验,保证了产品的开发质量。公司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获得了多家客户和行业的
认可,公司2023年度分别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创新团队奖”、奇瑞汽
车年度“卓越质量表现奖”、吉利汽车集团年度“最佳项目合作奖”、理想汽车年度
“技术贡献奖”、长安汽车年度“研发贡献奖”、江汽集团年度“协同开发奖”、广
汽埃安年度“优秀合作奖”、广汽乘用车年度“科技创新奖”、北京汽车年度“优秀
供应商”、江铃汽车年度“质量贡献奖”、沃尔沃汽车年度“质量卓越奖”、通用汽
车“2023年度供应商质量奖”等。 
       上述因素使得公司在产品质量过硬、服务及时的同时拥有成本优势,从而
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公司盈利持续稳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024年一季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1、主要产品的收入及销量情况 
       2024年1-3月份,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81,718.77万元,同比增长25.53%。
其中智能电控产品销量922,734套,同比增长28%;盘式制动器销量685,138套,同比
增长13%;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2,784,935件,同比增长52%。机械转向产品销量739
,270套,同比增长54%。 
       2、市场开拓情况 
       公司在稳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发新客户,进
一步优化客户结构。2024年一季度新增定点项目总数为106项。公司获得北美某新能
源车企轻量化项目的定点,根据客户量纲,项目生命周期5年内预计总销售收入约1.2
2亿美元,预计最高年度销售收入约3,146万美元;同时还获得某德系合资车企的平台
项目的EPB项目的定点,根据客户量纲,项目生命周期8年内预计总销售收入约6亿元
人民币,预计最高年度销售收入约9,600万元人民币。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盘式制动器: 
       在研项目208项,其中新能源车型66项;新增量产项目22项,其中新能源车
型9项;新增定点项目46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0项。 
       轻量化产品: 
       在研项目49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8项;新增量产项目11项,其中新能源车
型6项;新增定点项目9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项。 
       电子电控产品: 
       ①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EPBi): 
       在研项目64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6项;新增量产项目11项,其中新能源车
型8项;新增定点项目11项,其中新能源车型9项。 
       ②线控制动系统(WCBS): 
       在研项目82项,其中新能源车型63项;新增量产项目5项,其中新能源车型
4项;新增定点项目22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1项。 
       ③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在研项目18项,其中新能源车型12项;新增定点项目5项,其中新能源车型
3项。 
       智能驾驶产品: 
       ①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在研项目18项,其中新能源车型8项;新增量产项目2项,其中新能源车型1
项;新增定点项目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项。 
       机械转向系统产品: 
       ①机械转向器(MSG): 
       在研项目14项,其中新能源车型6项;新增定点项目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
项。 
       ②机械转向管柱: 
       在研项目15项,其中新能源车型9项;新增定点项目7项,其中新能源车型4
项。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